正文卷 第240章 耀眼的新唐(二)
第241章 耀眼的新唐(二)
“我买了二十万股,怎么样?我这还是很支持你的吧。”陈悦笑着道。
“二十万股?你的胆子倒是挺大。多少钱入手的?”李思华问道。
“平均价格在4.9元的样子,差不多花了我近百万的零花钱。”陈悦故作心疼地说道。
“没事,你继续持有,过段时间,你或许会多一半零花钱。”李思华笑着说道。
“真的?要是亏了怎么办?”陈悦问道。
“亏了我给你补上不就行了。”李思华笑着用金钱的魅力打发走了陈悦,因为陈永明和陈钰叔侄来了。
“思华,恭喜你成为百亿帝国的控制人,你这怕是巴西最年轻的百亿帝国控制人了。”陈永明举着酒杯笑着说道。
“都是一些小报纸的无稽之谈。”李思华笑了笑。
他知道这件事,下午的晚报有不少都提了这个事,因为新唐传媒、新唐报业和旗手集团的市值加起来已经有百亿了。
说是百亿帝国其实并不为过。
“这可不是无稽之谈,估计过段时间一些报纸都会把你说成首富了。”陈钰当即开着玩笑。
“还首富?可不是这么统计的。”李思华摇了摇头。
“你也别谦虚了,要是论个人资产,说你是首富也不为过。”陈永明笑了笑,然后他看了一眼周围,没有外人后便低声说道,“他们计划明后天就开始陆续出手了。”
“这么快?”李思华眉头微皱,“这才上市第二天,未免太着急了一些。”
“不会有大问题的。这段时间的造势让股票很受欢迎,明天会试探性抛售一部分,试试水。若是没问题,后面几天就会陆续抛售。”陈永明其实也不想,但想到自家的股票也在禁售期,不如先赚点钱。
“注意点分寸,别给弄崩了。联合资本这边不会这么快抛售,免得一起抛售导致股价波动太大,别到时候低于发行价就坑了。”李思华还是比较谨慎。
过于明显,反而会引起监管部门的调查,到时候就会有些麻烦。
“我们不是还有两个杀招不是吗?”陈永明笑了笑。
李思华知道对方说的,一个就是《华侨日报》,另外一个则是《号外报》。
虽然新唐报业收购了《零点报》这家葡语报纸,但其市场主要在西南几州,主要是南里奥格兰德州和圣卡塔琳娜州。
《号外报》不同,其创建于里约热内卢,在圣保罗州、米纳斯吉拉斯州、戈亚斯州、圣埃斯皮里图州、巴伊亚州都有一定的影响力,这对完善新唐报业公司的版图有很大的市场。
而且东北部这些州是巴西传统的白人州,是葡语市场占据主力的州。若是想要在葡语市场拿下一席之地,在东北这些州,就不能丢掉。
见陈永明这态度,李思华也知道自己无法阻止。
希望不会让那些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股民赔的太惨。
或许可以借机提醒那些股民,股市的风险很大,投资还需谨慎。
7月24日。
新唐报业一早就继续大涨,一度涨到了5.9元,这个涨幅让很多人都有些疯狂。
就在不少人都在入手新唐报业股票的时候,涨到5.9元的新唐报业开始了剧烈的波动。之后的交易时间,都在5.3元到5.8元之间波动,显然是买的人不少,抛的人更多。
因为一些投资机构开始抛售股票了,而买的人虽然多,但却没有抛的多,所以股价一直在剧烈的波动,最后收市的时候,居然相比于第一天的收市价格只涨了一点,最后以5.7元收市。
所以之后的几天,李思华也花了不少时间盯着新唐报业,不会让股价跌的太厉害。
一旦临近发行价,他就会让莱蒙资本和联合资本吸入一部分股票,稳定价格。
后面几天的波动,新唐报业的股价波动就这么大,主要还是投资机构都在高卖低买,最起码要保证盈利。
大的投资机构,还是陈家、萨夫拉家族、李家等一些家族控制的银行和证券公司这些。
只有让股价波动较大,他们才能赚钱。
包括李思华其实也在参与,不过他还需要稳定股价,不能做的太过分。
所以接下来几天新唐报业的市值波动太大,最高的时候来到过35.4亿,低的时候只有30亿左右,这种数字的变幻实在是考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。
从26号开始,投资方抛的股票就越来越多了,所以股价也在不断下跌。到了27日,也就是上市的第五天,新唐报业的股价跌破了5元,最后居然以4.75元收市。
这个价格其实已经快逼近发行价了。
到了这个时候,一些投资机构也就着急了,因为要是跌破发行价,他们手上的那些股票可就不值钱了。
对此,李思华也没太放在心上,反正他只需要维持股价不跌破发行价就行。
新唐报业公司需要募集的资金差不多都到手了,除了给几家承销商的佣金外,他们实际募集到的资金有着6.5亿。
这么大的一笔钱,已经足够新唐报业接下来的扩张了,就算是收购《号外报》也不是不行。
所以股价就算是跌的凶,他也无所谓。
反正已经周五了,就算是再急,也只能等到周一再说。
至于利好消息,李思华暂时还不打算发,因为他还需要那些短期的投机者尽可能离场,这对新唐报业的市值帮助更大。
李思华现在的注意力来到了新唐传媒。
《师弟出马》第三周拿到了还行的785万票房,这也让这部电影在巴西的总票房来到了4403万。
这个票房已经超过了新唐传媒的预期,程龙也算是彻底奠定了公司第一男演员的地位。
照理说新唐传媒应该继续加大《师弟出马》的排片,但却是削减了不少,因为还有一部电影要上映,得腾出不少排片。
7月27日,《中华丈夫》也开始上映。
这也算是刘家班从成立以来拍摄的成本最高的一部电影,达到了四百多万,因为剧中还有一些小本子的演员。
虽说成本高,但是票房却也不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