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卷 第774章 人物小样:老老钱、老钱、钱(四)
既然要说的是我们三辈人,那么就从爷爷开始说起吧......
爷爷的事情,知道最多的,当然是我爹,当下我开口说道:“爸,我再给你烫一壶去。
“你给我讲讲我爷爷的事儿呗......”
之于父亲,我对于他的印象很完整。
毕竟一直到我二十几岁,都一直在感受着来自于他的父爱。
但爷爷的事情,我却知之不多。
我出生的时候他已经过世了,是其中一个原因;
另外一个原因,是大家都避讳着这一话题,不愿过多谈及。
老爹点了点头,打开了话匣子,给我讲起了他爹的故事。
我默默地听着,偶尔也会互动,以使他觉得我在用心听、认真记。
他说:“你爷爷是个非常和气的老头儿,一年到头儿,罕见他发一回脾气。
“能导致他发脾气的,多数是和过日子有关,比如说误了农时、糟践粮食......”
我抬眼瞄了一眼老爹,这个形象,和我内心里所想的完全不符。
书本上所见的这一群体,只有一出场,一定是一种惯有的写照。
例如周、黄、南、刘四大着名人物......
老爹无法感知我的内心活动,他的讲述还在继续——
爷爷勤勉一生,性子随和,三合堡老辈子人都夸他。
老茄包子邱振玉家的老辈子人,就曾是爷爷的长工。
他的老爹就曾在一次本该声泪俱下、怒目相向的场合下,说出了这样的话:“累是累点,但老钱家可不克扣工钱,这咱得凭良心说话.....
“而且人家那伙食是真硬啊,那粘豆包都是纯大黄米的!”
没人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他当时究竟在思考些什么,也不明白为何在如此特殊的情境之下,他竟然要说那样一番话来。
工作队的成员们只觉得他像个蠢货一样,毫不客气地喝止了他那不得体的言辞,并迅速换上另一个人继续询问。
然而,对于三合堡的人们来说,谁都心里清楚,老邱头可绝不是个傻瓜!
倘若他真是个笨蛋,那么我的爷爷又怎会将自己的侄孙女嫁给老邱头的儿子呢?
事后,还是他自己道出了原委——他只是想借着装傻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已......
有一年,爷爷默默地离开了三合堡。
他走得悄无声息,甚至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......
每当有人提及此事时,家里人总是口径一致地说爷爷已经死了。
这是爷爷临行前特意留下的“遗言”,并且还反复叮嘱家人们,越是说得解气就越好。
“爷爷到底去了哪里呀?”我好奇地问道。
“听说是去了下江……”
下江?这个名字似乎有些陌生,好像是一个早已不复存在的地方。
查遍了地图,没有找到下江到底是哪里。
最终,在一些当年零散的地方志中终于还是被我给找到了。
下江,原来指的就是松花江下游。
包括左岸的通河、汤原、绥滨、萝北四县和右岸的方正、依兰、桦川含佳木斯、富锦、同江,都在这个范围之内。我猜,此地名为下江,就因为是两江下稍的缘故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