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卷 第191章 苏燕回养母家
苏薇含泪说:“在法律上量刑你有罪,在我看来你没罪,你软禁我妹妹二年,你也有很大的付出,你所有的付出目的就是让她活着,如果没有你的付出我妹妹根本活不到今天,你面对的是亲生哥哥,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,如果看得起我们姐妹俩钱就不用还了,你值得我帮助,银行卡密码6个0,告此了。”
苏薇说完,和妹妹一同转身向轿车走去。
苏薇走到轿车前,回头看了一下安雨瑶,她对这个女人最多的是可怜,无奈摇摇头,和妹妹一同拉开车门上车,启动车子向家里驶去。
苏薇姐妹俩走后,安雨瑶抱头蹲在地上哭着说:“我这一生怎么会遇上这样的哥哥!”
丈夫把她从地上拉起来,含泪说:“我今天才知道二年来钱都去哪了,原来你把钱都给杜伟夫妻俩开工资了,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呢!〞
安雨瑶哭着说:“你让我怎么办,我不忍心揭发哥哥,更不忍心伤害无辜的苏燕,她可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呀,我只能昧着良心这样做,这件事我没脸告诉你,更不配做你的妻子,我们离婚吧,你如果想要孩子,孩子出生后我送给你扶养,不愿意要我养着!”
安雨瑶说到最后放声大哭,她悲伤的哭声,仿佛倾泻出了憋在自己心中二年多的痛苦,倾泻出她心中的无奈与自悲。
丈夫把妻子从地上拉起来,猛的把她抱进怀里含泪说:“钱没了可以重新挣,路走错了可以回头重新走,关键是不能一错再错,我不会与你离婚的,有你这样的妻子我一生知足了。”
安雨瑶把头埋进丈夫怀里哭着说:“我今生怎么会遇上这样的哥哥,他毁了自己和女儿,也毁了我这个妹妹。”
苏薇姐妹俩开车回到家里,母亲坐在沙发上,她问:“安雨瑶放出来了吗?”
苏薇说:“放出来了,但是不算放出来,她依然是罪犯,只是取保候审,随叫随到,估计她的情况不会太糟糕,怀孕期间,估计会判她监外执刑,服刑期间不会在监里狱度过!”
“安雨瑶那么好一个姑娘,却遇到那样的家庭,该帮就帮帮她吧,如果没有她你妹妹真的活不到今天,安宇轩二年前,即使不用自己妹妹也会用别人,如果用了别人燕子绝对活不到今天,想想都让妈妈后怕。”
李静怡说到最后哭了,她说的的确如此,安宇轩想做的事任何人都阻挡不了,苏家这些年不都是毁在他手上了吗,如果没有他,苏燕当年就不会丢失,苏涛更不会死,苏燕也不会被安雨瑶软禁,他一生对苏家做那么多坏事,绝对不会因为妹妹安雨瑶不愿意帮他而罢手,会用别人帮他杀害苏燕,甚至她女儿安翠竹也会亲手把苏燕杀了,那丫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。
如果真是那样苏燕还能活得了吗,女儿能活到今天,完全有安雨瑶护着,不然哪有她的命在。
这件事想想都让人后怕,李静怡想到这里不禁放声大哭,苏薇哭着帮妈妈擦干眼泪,她说:“妈,事情已经过去了……”
李静怡没等女儿把话说完,哭着说:“什么都别说了,安雨瑶有罪没罪只能等待法院判决,但是,在我们心中她没有罪,将来法院怎么判我们帮不了她,因为她触犯的是法律,法律永远高于人情,你们姐妹至少在物质上帮助她。”
苏薇听后点点头,她现在能帮到安雨瑶的只有这些了,别的她真的帮不了。
苏燕说:“妈,我明天想回去看看养母,她从前无论怎么对我,终究是她把我养大的。”
李静怡说:“也行,明天妈陪你一同回去看看。”
苏薇每当想起康彩琴的嘴脸就恶心,她说:“那样的女人我真不想见她,我就不去了。”
苏燕也没有劝姐姐一同回去,他对养母太了解了,回去她不一定说些什么难听话,更不想让姐姐跟着回去闹心。
李静怡问:“燕子,你会开车吗?”
苏燕说:“开过,并且也有驾驶证,我高中毕业后,进工厂打了一年工,后来舅舅家买了一辆长途客车,路线是县城至省城,那时表弟表妹还小,我舅妈过世的早,舅舅让我跟车售票,跑长途一个人开车太辛苦,舅舅帮我办了驾驶执照A照,路上替他开会车。”
苏薇问:“安翠竹二年前冒充你回来,她说她不会开车呀,难道没有跟她说过你会开吗。”
苏燕说:“她当时问我什么我答什么,她也没问我会不会开车,她不问我也不会说,也许在她看来,我一个农村姑娘家庭条件那么差不可能会开车,我并且还是个养女,这也许就是她没有问的原因吧!”
苏薇站起身,拉着妹妹走出别墅,打开车库门,车库里停着一辆豪华红色轿车,她说:“这辆车是安翠竹今年初夏回来的时候我送她的轿车,你如果嫌弃这辆车她开过,我把车卖了,重新给你买辆新车。”
这车安翠竹只开了两个多月,磨合期都没过,苏燕说:“不用买了,我不忌讳这些,这辆车本身就是给妹妹买的,我以后就开这辆车了,这辆车本身就是咱家的车,和她安翠竹没有任何关系!”
苏薇伸手打开门,安翠竹的驾驶证身份证都在车上放着,驾照和身份证都是苏燕的身份,苏燕拿在手里看看苦笑说:“这样省事多了,我身份证驾驶证都不用办了。”
苏燕的确不用办这些东西,驾驶证和身份证,安翠竹就是用苏燕的身份办的,没有重新办的必要。
第二天吃完早饭,李静怡和苏燕走出别墅,上车的时候苏燕说:“妈,我开车吧!”
“也行!”
李静怡说完拉开副驾驶车门上车,苏燕开启导航,启动车子驶出小区。
上午10点多,苏燕开车来到养母家门口停车,母女俩下车走进何家,苏燕生活十八年的家,她在这里度过了十八个春秋。